近年来机器人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,2014年中国市场新增的机器人就有4.6万台,同比增长36%,在2015年预计将达到6.5万台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国内有68%的企业愿意用工业机器人来改造生产线,其中有90%的企业会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完成智能制造计划,工业机器人成为首选。
今年5月,我国出台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纲领性文件,主要针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,这份文件适应了制造业的发展潮流,也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现在的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用工难的困境,而工业机器人的投入将逐步改善这一难题,并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也能形成系统化的管理。
在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意愿增强,中央与地方日益体现政策倾斜和鼓励的双重利好下,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可期。不过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却不怎么令人满意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: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(每万人的机器人保有量)为60台,而我国只有不到30台,这个数据是德国的1/10,日本的1/11。考虑到中国机器人起步较晚,从一开始就处于跟随发展状态,长期被压制在产业链的下游。由于技术的缺失,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进口,因此核心技术无法得到提升,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无法得到改善。
针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,标准化发展势在必行。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扶持计划,但总体零散、不成系统,难以在制造业得到稳定发展,效果一直不太理想。因此我国需要充分凝聚各界社会力量,建立和完善机器人标准体系,把我国机器人领域推向持续、健康、有序的发展道路,并成立相关技术培训机构,把我国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。